淮南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淮南市2020年脫貧攻堅“夏季攻勢”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05-13 08:18文字大?。篬    ] 背景色:       

各縣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淮南市2020年脫貧攻堅“夏季攻勢”實施方案》已經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0年5月12日

淮南市2020年脫貧攻堅“夏季攻勢”實施方案

“夏季攻勢”是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補促”專項行動和全面完成問題整改的關鍵時期開展的關鍵戰役。按照《安徽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安徽省2020年脫貧攻堅“夏季攻勢”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扶組﹝2020﹞7號)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淮南實際,在“春季攻勢”工作成效的基礎上,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決定5—7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以“持續深入學習,繼續開展‘五看’排查,打好四場戰役”為主要內容的脫貧攻堅“夏季攻勢”,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持續深入學習,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好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四周年之際,利用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各級脫貧攻堅培訓、全市“脫貧攻堅在線大講堂”等多種載體,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最新批示指示精神,特別是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和在陜西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指導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全面完成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圍繞剩余4046名未脫貧人口脫貧和鞏固18萬已脫貧人口及國家級貧困縣壽縣摘帽成果的攻堅目標,落實“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的工作要求,全面克服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6月上旬全面完成 “354+N”問題整改工作,6月底完成“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直接關系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各項工作,全面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提升脫貧質量,扎實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奠定基礎。(責任單位: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

二、繼續開展“五看”排查,確保所有問題及時發現全部解決

5月份,以村為單位,逐村逐戶逐人逐項開展第2輪以“五看”為主要內容的排查摸底,即,看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的現狀和需求;看貧困勞動力務工情況;看扶貧項目開工完工、資金撥付情況,疫情對產業、就業等工作的影響;看縣、鄉、村近期部署、調度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看駐村工作隊履職盡責情況。

要建立常態化監控機制,堅持“三條線”排查:一條線以村為主,對所有農戶的“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排查一遍,對所有貧困戶的享受政策、基層基礎、幫扶措施深入排查一次,對村級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開展自查;一條線以行業部門履責為主,對“三保障一安全”、“十大工程”等本行業的問題,自行排查、自行建立臺賬,并數據共享;一條線以縣區黨政負責人為主,持續開展“四不兩直”暗訪,發現問題同時交辦給部門和鎮村。排查過程要扎實,要壓實鄉鎮、村干部、幫扶責任人及駐村工作隊的責任,整合各方力量,確保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全部解決到位。月底前各縣區、各單位將排查結果,報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責任單位: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

三、全面打好“四場戰役”,確保脫貧攻堅質量高成色足可持續

(一)全面打好各類問題整改殲滅戰

1.細化實化任務。對照省委整改方案問題清單,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認領問題、整改問題。實行清單管理,對標對表,對賬銷號,要通過建立“問題、措施、責任、時限”四項清單,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限,做到事事有人干、件件有落實、條條都整改,確保各類問題整改全部清零。(責任單位:市直25家整改責任單位,各縣區)

2.做到全程管控。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暗訪,切實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整改全過程。各級紀委監委要加強對整改全過程的跟蹤督辦,持續盯住不放。建立精準問責機制,對不擔當不作為的及時進行組織調整,對整改不力、敷衍應付、虛假整改的嚴肅追責問責。對整改中涉及的重點難點,要及時研究解決措施,及時跟蹤問效。持續推進“一周一調度,雙周一研判,一月一督導”,做到調度、督查、通報、問責一體管理。要建立整改工作閉環機制,整改一個銷號一個。(責任單位:市直25家整改責任單位,各縣區)

3. 確保整改實效。堅持從嚴從實,堅決防止上下“一般粗”,杜絕虛假整改、敷衍整改,嚴格銷號制度,嚴把整改質量。堅持動真碰硬抓整改,嚴防問題整改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標本兼治、舉一反三抓整改,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問題整改延伸、向縱深推進。(責任單位:市直25家整改責任單位,各縣區)

(二)全面打好“四個清零”保衛戰

4.持續抓好扶貧企業達產穩產。對疫情影響較低的扶貧企業要持續鞏固復工復產成果,幫助企業擴大規模,持續增強企業帶貧減貧能力。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就業扶貧車間、企業生存發展面臨問題的,要進一步創造條件,落實扶持政策,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人社局、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5. 持續抓好貧困群眾務工就業。高度關注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動態,組織開展市際和市內勞務協作,積極引導幫助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持續開發公益崗位、居家就業崗位,做好技能培訓、崗位對接等就業服務。對已務工貧困群眾持續跟蹤就業情況,確保穩定就業。對有就業意愿沒實現就業的貧困群眾,積極進行扶志扶智教育,采取送崗位上門等方式,幫助他們實現就業。(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各縣區)

6.持續抓好農畜產品產銷對接。持續關注扶貧企業和貧困群眾農畜產品、尤其是夏季豐產產品的產銷情況,防止企業、貧困群眾的產品再次滯銷。持續開展農畜產品“八進”行動,繼續動員定點幫扶單位、結對幫扶縣區、國有企業、“百企幫百村”民營企業開展線上線下消費扶貧活動,鼓勵簽訂長期采購協議,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扶貧企業和貧困群眾銷售收入。(責任單位: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

7.持續抓好貧困家庭學生上學。學校正常開學之后,對在籍在冊貧困學生開展全覆蓋排查,確保所有貧困學生全部如期入學,堅決杜絕因疫情影響造成的失學輟學。(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各縣區)

(三)全面打好提升脫貧質量攻堅戰

8.提升產業扶貧質量。保持產業扶貧政策穩定,加大產業扶貧支持力度,持續推動扶貧產業發展壯大。組織和支持貧困群眾加強在地作物田間管理,確保午季豐產豐收。強化扶貧產業產銷對接,堅持“三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發揮黨組織作用與發揮市場作用相結合、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幫助銷售與農戶自行銷售相結合),積極拓展扶貧農產品銷售渠道。加強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運維管理,規范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使用。開展旅游扶貧項目推介,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市民開展鄉村旅游消費。(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9.提升就業扶貧質量。支持扶貧龍頭企業、就業扶貧車間、各類經營主體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鼓勵實施就業扶貧車間居家生產、企業訂單居家生產、共享員工等靈活就業方式。充分發揮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作用,帶動貧困人口參與扶貧項目。(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各縣區)

10.提升消費扶貧質量。充分利用電商平臺、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媒介多形式拓寬銷售渠道。組織農產品物流企業、物流集散中心與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基地、龍頭企業等加強合作,優先配送貧困村農產品。將消費扶貧作為定點扶貧和縣域結對幫扶的重要內容。積極構建扶貧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體系,為消費扶貧行動提供便利條件。(責任單位: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

11.提升金融扶貧質量。規范推廣“一自三合”扶貧小額信貸模式,做到應貸盡貸。切實防范扶貧小額信貸風險,大力消化“戶貸企用”存量貸款。對符合申貸、續貸、展期、追加貸款等條件的貧困戶,及時提供資金支持。適當延長受疫情影響出現還款困難的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還款期限。鼓勵支持保險業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特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擴大保險保障范圍。(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中國銀保監會淮南分局、人行淮南市中心支行,各縣區)

12.提升扶貧項目質量。召開“十大工程”項目現場調度會,強力推進各類扶貧項目實施,壓緊壓實項目責任人責任,加快資金撥付,加強調度,確保6月底扶貧工程類項目全面完工。各類扶貧項目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落實扶貧資產管理辦法,做到項目實施高質量,項目管理高質量,項目收益分配高質量,項目臺賬資料高質量。(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13.提升“雙基”建設質量。推進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持續加強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進一步提升基層基本公共服務配置水平。結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疫情防治為切入點,加強貧困地區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教體局、市衛健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四)全面打好鞏固脫貧成果持久戰

14.著力防止返貧致貧。持續推進脫貧人口分類管理、返貧預警監測和邊緣人口監測管理,開展“四級監測”,推進“四類管理”,以脫貧監測戶、邊緣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為重點,加強動態監測,提前掌握和預判變化趨勢,提前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優化調整“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提高幫扶措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返貧和致貧。各縣區要研究制定對邊緣戶的支持政策和扶持措施,統籌救助幫扶資金,落實救助幫扶責任。(責任單位: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15.著力補齊短板弱項。各縣區、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動態監測,發現問題立即解決。扎實做好控輟保學和春季學期學生資助工作。危房改造、飲水型氟超標改水工程和影響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的鞏固提升等工程6月底前全部完成。指導壽縣切實做好掛牌督戰工作,在資金、項目、舉措上重點傾斜,確保6月底掛牌督戰取得決定性成效。繼續加大革命老區壽縣、沿淮行蓄洪區脫貧攻堅力度,夏季攻勢期間突出抓好防汛抗旱等工作,提前制定工作預案,重點關注“三戶一體”,落實落細綜合性保障政策,堅決防止返貧致貧。(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教體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市扶貧辦,各縣區)

16.著力激發內生動力。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動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參與項目實施;加強典型示范,對自力更生、主動脫貧的人員探索給予精神鼓勵,在全社會著力營造自力更生光榮脫貧氛圍。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引導群眾克服陳規陋習,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17.著力推進精準幫扶。積極探索定點幫扶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扎實推進定點幫扶工作健康發展。按照“一村一規劃、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發揮幫扶單位優勢,全面壓實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和鄉村基層干部的幫扶責任,落實各項幫扶措施。對因疫情收入受到影響的貧困戶,及時制定并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確保不發生返貧致貧。發揮好 “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努力打造“志愿者扶貧行動、公益眾籌”等品牌活動,用好“中國社會扶貧網”等平臺,形成全社會關心扶貧、支持扶貧、參與扶貧工作局面。(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18.著力夯實基層基礎。深化“一抓雙促”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基層干部的能力提升,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分層分類開展形式多樣的政策業務培訓。運用工作提示單進行“一對一”調度,加強對基層檔案管理和扶貧手冊使用的統一標準和要求,精準指導各縣區及時規范準確做好扶貧檔案資料規范管理,確保檔案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加強村級項目資金管理,嚴格落實項目資金公告公示制度,健全完善項目檔案。(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19.著力做好脫貧攻堅普查工作。落實普查督導責任,組織實施普查工作,對普查過錄數據進行核實、清洗,做好普查準備工作。組織落實普查摸底有關工作,做好普查人員選調和保障等工作。(責任單位:市國調隊、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20.著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立足實際,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梳理過渡期內需繼續實施的措施和項目,運用脫貧攻堅先進理論和優秀經驗,精準指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縣區)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深入實施四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推進鄉村振興行動,強化政治擔當,層層壓緊壓實攻堅責任。各縣區、各部門要統籌資源、統籌力量,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力推進重點工作、跟蹤問效。深入開展“四不兩直”常態化暗訪,確保夏季攻勢各項工作部署到位、落實到位。

(二)保持攻堅態勢。各縣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越是艱險越向前,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朔拺鹌>?,嚴防松勁懈怠,保持定力耐力,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嚴防急躁,務求穩扎穩打,確保脫貧攻堅成色;嚴防厭戰,慎終如始,繃緊弦、再加勁,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

(三)強化輿論宣傳。多渠道加強脫貧攻堅宣傳報道,增強脫貧信心,凝聚攻堅合力。大力宣傳各縣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新舉措好辦法,大力宣傳基層扶貧干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斗的感人故事。組織申報全國脫貧攻堅獎。積極穩妥應對涉貧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四)深化作風建設。把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檢驗脫貧攻堅的首要標準,下大力氣解決貧困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深入開展以“四聯四增”為主要內容的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堅決防范和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落實為基層減負各項措施。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以及扶貧領域作風和腐敗問題,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以優良作風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淮南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淮南市2020年脫貧攻堅“夏季攻勢”實施方案》的通知.docx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社會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與評價,請您對該政策的制定及執行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我們將及時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斷完善。
  • 姓  名:

  • 聯系方式:

  • *內  容:

  • *驗 證 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