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淮南市“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2-07-21 17:31文字大?。篬    ] 背景色:       

一、背景依據及起草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就知識產權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2022年1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安徽省“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皖政辦〔2022〕10號)。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起草了《淮南市“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組織召開了專家論證會,對《規劃》進行修改完善,并先后2次征求了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和各縣區人民政府意見,所提意見建議部分采納吸收。

按規定進行合法性審查,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由市政府辦公室于2022年7月15日印發。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

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指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強化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意識,以建設創新型知識產權強市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通創造、保護、運用、管理、服務全鏈條,建設法規制度健全、保護嚴格公正、運行順暢高效、服務規范便捷、文化自覺自信、開放合作共贏的創新型知識產權強市,為推動淮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質量第一、全面保護、改革創新、系統推進原則。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創新型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知識產權市場價值更加凸顯,關鍵技術領域核心專利布局實現重點突破,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知識產權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力更加有力。

——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顯著提高。各級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造能力顯著增強,企業、高校院所高價值知識產權協同創造更有效率,知識產權管理政策、制度和機制保障更加完善,全市高價值知識產權擁有量大幅增長。圍繞淮南先進結構材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現代煤化工等領域的“卡脖子”技術,聚焦淮南重點攻關的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實施一批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和專利組合,打造一批高價值專利培育運營中心。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開展專業商標品牌基地評定和商標品牌示范企業推介工作,加強馳名商標、老字號注冊商標、涉外商標等行政保護。推進商標品牌價值提升,強化“皖美”品牌發展,打造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區域品牌。加強企業對商標品牌資產管理,強化商標使用導向。鼓勵發展自主商標品牌,支持走出去產品商標海外布局,不斷提升淮南商標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到2025年,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知識產權保護能力顯著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健全,以司法保護為主導,以行政保護為支撐,以仲裁調解、維權援助、行業自律為補充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加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更加優化,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維護,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健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增強司法保護能力,完善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實施地理標志保護提升行動。到2025年,我市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服判息訴率達90%,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82分。強化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監管,到2025年我市市場主體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探索建立地理標志聯動保護機制、推動形成生產地、流通地、銷售地聯動查處地理標志侵權違法行為的工作格局。

——知識產權運用效率顯著提升。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機制更加健全,支持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知識產權歸屬制度更加科學,轉化效益顯著提升。拓寬專利技術供給渠道,建立專利技術供需對接通道,促進專利技術轉移實施。加強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協同聯動,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創新,支持金融機構創新知識產權金融產品,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深入實施專利導航工程,重點建設“高端裝備制造--煤礦機械產業專利導航項目”、煤系固廢綜合節能環保專利導航項目。到2025年知識產權優勢和示范企業數量達到30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到5億元。

——知識產權服務品質顯著躍升。知識產權信息基礎數據庫進一步完善,專利導航和密集型產業研究能力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布局更加科學,探索建設覆蓋廣泛、層級合理、門類齊全、功能強大、服務規范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依托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江淮大數據中心及“皖事通辦”平臺,圍繞六大新興產業,整合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資源,探索建設特色專題數據庫,實現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植物新品種等基礎信息開放共享。支持行業組織、產業園區、試點示范區、服務業集聚區等建設差異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支持社會化機構提供知識產權預警分析等高層次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到2025年,基本建成主干清晰、門類多樣、內容豐富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省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超過3個,各縣區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覆蓋面達到50%。

四、 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九部分二十條。第一部分為規劃背景;第二部分為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第三部分至第八部分別明確了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知識產權運用、優化知識產權服務、深化知識產權交流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等方面重點任務;第九部分為實施保障,包括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條件保障和強化考核評估。

《規劃》科學研判新形勢新任務,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設立了“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等10項主要指標,圍繞發展目標提出一系列可操作的具體舉措,凝練出十個專項工程,繪就未來五年淮南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具體施工圖,全力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服務淮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五、 組織實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對知識產權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聯席會議機制的作用,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強化條件保障。統籌財政資源,完善知識產權專項經費投入保障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各級政府要加強財政預算與規劃實施的有效銜接,加大對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政策支持。

三是強化考核評估。建立規劃實施動態調整機制,開展知識產權規劃實施的年度監測和定期評估,對各項任務落實情況組織開展督促檢查。

六、政策咨詢渠道

解讀機關: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解讀科室:知識產權科

解讀人:施申紅

聯系方式:0554-2673893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社會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與評價,請您對該政策的制定及執行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我們將及時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斷完善。
  • 姓  名:

  • 聯系方式:

  • *內  容:

  • *驗 證 碼: